学生 教职工 校友
English 信息公开 领导信箱 数字校园

最近更新
12-27 转载《天津教育报》报道:天津中德...
12-22 转载《职教圈》报道:吴岩、彭斌柏...
12-21 转载《光明日报》:以赛促学 严进严...
12-11 转载津云: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成...
12-11 转载天津广播: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
11-16 转载微言教育、津云:我市25所学校...
10-24 转载中国青年报:第三届“匠心·创新...
10-23 转载中国青年报:“一带一路”国际...
10-12 转载天津教育报:校园大学生“悦读...
10-12 转载天津教育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

转载《天津日报》2020年12月12日第2版刊发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我校参赛选手相关报道

2020年12月15日 17:19  点击:[]

技能赛正酣 天津味儿更浓

本报记者 廖晨霞

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的会场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技能高手同场竞技,独具地方特色的技能技艺展示各显其能。其中,俯拾皆是的天津元素、天津味道、天津精神,成了赛场里亮眼的一道风景。

天津味儿,是传统技艺代代传承的文化味儿,也是砥砺求新的进取心。

在本届大赛赛场上,一老一小的两个天津选手出人意料地“火”了:木工项目赛区,在58岁的张井岩娴熟利落的手中,手锯、凿子、刨子、铲子、墨斗等传统木工工具仿佛有了灵性,在“一水儿”机械化操作的选手中自成一派,吸引了媒体记者“长枪短炮”的“追光”。“传统木工全凭手感判研木材的软硬疏密来采用不同的手法,仅凭榫卯、不需一颗钉子就可以保证连接处严丝合缝、牢固耐用,这份手艺不能丢。”张井岩表示,鲁班是咱们木工的祖师爷,本身一脉相承的就是这种工匠精神。而在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赛场上,天津选手张洪豪的5号工位前,媒体记者、赛事观摩者围得水泄不通。小伙子不为所动,心无旁骛地整线、分线、布线、固定,速度飞快却有条不紊,极富韵律感的视觉表现引来啧啧称赞。老工匠遇到新能手,两位天津选手一不留神成了“流量网红”。

天津味儿,是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传统味,也具日新月异,高、精、尖的现代感。

大赛同期,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设立了省(区、市)展区,交流展示各地各行业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成果、地方特色技能技艺、高新技术等。在天津展区, “津门故里”古色古香的特装背景下,两米长的十八街麻花、古朴精美的杨柳青年画、现场展示的泥人张彩塑技艺牢牢吸引了进场观众的目光。

杨柳青木版年画区级传承人、杨柳青年画协会副会长霍树青现场展示了年画制作的第三道工艺──印刷,不过三两分钟工夫,一副憨态可掬的孩童形象便跃然纸上。“这道工艺看起来容易,但要控制好‘少蘸墨、勤刷版’的节奏,对功底有很高的要求。”霍树青介绍,杨柳青年画传统技法的传承与创新,与本届职业技能主题环环相扣,“希望通过国赛品牌的公开展示,让更多人了解杨柳青年画。”

嫦娥五号的探月任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就是在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诞生”的。来自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参赛选手李欢专门在比赛间隙挤出时间,到展示区来看看天津的“大火箭”模型,“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们学校‘火箭订单班’的同学参加了长征系列火箭的加工、装配和质量控制,能够见证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发和生产,见证天津航空航天制造业的腾飞,我们非常骄傲和自豪。”

传统技艺历久弥新,高精尖技术日新月异,古老传承对接发展创新。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天津精神、天津味道,在技能大赛的赛场上绽放异彩,书写着天津技能人才的奋斗与坚持。

本报广州专电

关闭